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中国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打赢了二战,却过得比战败国还憋屈。就说那美军吧,1945年秋天,两万多美国大兵从青岛上岸,后来北平、天津、上海这些大城市都有他们的影子,街上随处能看见穿军装的美国人晃悠,汽车开得横冲直撞,老百姓见了都得躲着走。
更让人窝火的是那些条约。国民政府跟美国一口气签了七十多个协定,简直是把国家主权当白菜卖。就说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》吧,看着名字好听,其实就是张卖身契——美国货进中国,税跟咱自己人卖东西一样,他们的船想进哪个港口就进哪个,还能随便卸货。咱中国那会儿哪有轮船去美国做生意啊,这“互惠”根本就是单方向的,等于把整个国家的市场都敞给美国人了。
美军在咱这儿犯了事儿,中国警察连管都管不了,得由他们自己的宪兵处理,这《中美宪警联合勤务议定书》一签,等于又把清末的治外法权捡回来了。有回上海街头,美国兵开车撞死了人,最后也就轻飘飘罚了点钱,受害者家属哭都没地方哭去。
展开剩余46%铁路、航空这些要害也被攥在美国手里。成渝铁路、粤汉铁路,修不修、怎么修,都得听美国人的;中国的领空也成了他们的后花园,想飞就飞,想降落就降落。连青岛的海军基地,都成了美军的长期据点,军舰进进出出跟自家码头似的。
经济上更是被卡得死死的,货币得听美国的,关税说了不算,美国商品潮水似的涌进来,本地作坊、工厂根本扛不住,多少小老板眼睁睁看着铺子倒闭。连教育都没能幸免,通过那些协定,美国的势力慢慢渗进学校,安的什么心可想而知。
那会儿的中国,说是战胜国,其实跟被殖民了没两样。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都在念叨:“这打了胜仗,怎么日子反倒更没底气了?”那些签出去的条约,就像一道道枷锁,把国家的脖子勒得紧紧的,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,才总算把这些屈辱的印记一点点擦掉。
发布于:四川省晶顶网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-炒股怎么配资-炒股配资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